close

這是關於,一個逆轉勝的故事─


我不說太多劇情跟演技,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主題是棒球的故事,但是它演的又不只是棒球場上的熱血激情還有獲勝,

他講的是計算、是邏輯、是不同的位置的人對於贏球的不同詮釋。

電影簡介是說這是一個小預算的球隊對抗用銀彈攻勢的強大球隊的故事,

故事熱血的地方在於二十勝,在於要用盡一切的方式去貫徹自己所相信的策略,

還有跟制度已經習以為常的方式扭轉的努力。

看完一次電影之後再看預告片,我覺得預告片把故事說的很詳細。




而我一邊看著片子,一邊看著球隊得到了超越紀錄的二十勝,但是主角並沒有特別高興,

我突然覺得我彷彿看見了一些什麼,

那些包裝在所謂的真實的勝利,追求的贏(WIN),二十勝、世界第一後面所更重要的事。


比利‧比恩(這是主角的名字)在他十八歲時候因為龐大的簽約金(可能還有球探過於相信跟肯定的外表),

放棄了史丹佛的全額獎學金,日後他告訴自己再也不要為了錢做任何一個決定。

在他在極為年輕的時候告訴球團他想要轉做球探,因為他發現自己一點都不太棒球,

到後來電影中他總是喃喃自語的說著:「你怎能不愛棒球(How Can You Not Be Romantic About Baseball?)」





勝利是什麼呢?

我一邊看著電影,我一邊想著這個問題。

也許我現在比較重視更實際的面向,更耐久的事物。

所謂的勝利,16、17、18、19、20勝,然後呢?

人生又不會在這一個巔峰停下來,我眼前不斷的出現那些拿過世界冠軍的棒球選手的現況,

我想著這些名留青史的人物留名之後的人生呢?並不是因此而停下了阿。


是否所有的勝利讓我們更在意的是勝利背後的意義。

因為勝利所可以帶來的影響,所可以帶來的改變。



勝利不過是短暫的激情,就像一個晚上或者是可以更持久好幾天的開心。

(有的時候也會覺得這就像我們好不容易千辛萬苦考上教甄一樣),

但是勝利之後的人生,反而是更重要的。



日後還會不會有人關心飛魚菲爾普斯退休後的生活,

當年代表我們拿過奧運金牌的選手的現況是什麼?


我困惑著這些我們所在追求的榮耀所代表的意義跟我們可以獲得多久的快樂與滿足。

正向心理學說到所謂的滿足的生活是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不斷的創照與維持,

很明顯的一場勝利(就算是再偉大的功績)也不會讓我們可以持續的滿足。

生命持續的推移,意義(meaningful)也許會是更重要的。

你想要做什麼事情,創造什麼樣的改變。



最後我想要問問我自己


How Can You Not Be Romantic About Guidance?

How Can You Not Be Romantic About Counseling?

How Can You Not Be Romantic About Your Life?


延伸閱讀:

(既然我自己寫不出好心得,就看別人的吧!)

《魔球》你怎能不愛棒球?(出自YAHOO 電影,撰寫:膝關節)

魔球:一個勇敢面對自己,逆轉勝的真實故事(博客來的書籍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wghitiao 的頭像
    twghitiao

    Serendipity

    twghit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